top of page

海想知道|乘浪而來的信仰-基隆慶安宮


原文收錄於《海想知道》Vol.2 「昨日 X 今日 空間對話」



「媽祖娘娘,請保佑我們出海順利。」


媽祖,可以說是臺灣漢文化中最為重要的女神。許多臺灣人的祖先,就是受著媽祖的庇佑,從中國東南沿海橫越黑水溝,歷經千辛萬苦乘風破浪而來。座落於市區的慶安宮,建廟時間比和平島天后宮來得晚,起先建廟的位置離市區也有些距離。那麼,被稱作「基隆媽」的慶安宮,是怎麼在歷史的推進中,逐漸成為了基隆人心中最重要的廟宇呢?且聽我娓娓道來⋯⋯



 

歷史中的慶安宮


基隆媽的故事,可以追溯到 18 世紀,當時一群漳州移民從八里繞經北海岸,一路來到西岸的牛稠港與虎仔山一帶定居。這群漳州人,多半以捕魚航海維生,作為海神的媽祖,自然就跟著移民落腳於此處。而移民漸多,原先的聚落日漸擁擠,人群因此往更內陸的南岸移動,新聚落便成為現今市區的雛形。19世紀初,地方士紳發起籌建新的媽祖廟,媽祖娘娘隨之搬遷到此處,住進了建好的新廟「慶安宮」。


新廟為什麼會選址在崁仔頂呢?


隨著新聚落一天一天的興盛,加上此處有條直通往港內的河道(後來的旭川),便於漁民出海撈捕作業,又能停船到「崁仔」上販賣漁獲,慶安宮選址於此,當然就十分合理囉。這段遷建的往事,我們能從廟前右側的「獻地主何士蘭」碑文,遙想昔日鄉里間(漳州人only)為了替媽祖娘娘建立一座新廟,努力奔走的盛況。


甲午戰爭後,臺灣從清帝國轄下進入了日本殖民時期。畢竟基隆是離日本內地最近的港口,理所當然成了總督府最先規劃開發的城市,包含疏濬港口、填海造陸、興建碼頭等一連串大興土木的計畫,讓基隆在很短的時間內,迅速成為北臺灣最為繁華的雨都。


在人口與經濟都爆炸性的快速發展下,作為信仰中心的慶安宮,同樣快速地增加信眾,讓當時身兼慶安宮管理員的基隆街長許梓桑,得以在此基礎下擴充廟地,更進一步地廣邀地方仕紳捐獻奉納重建了慶安宮。今天慶安宮行政大樓左側的碑文,就紀錄下了一百年前翻修的這件事蹟。


講到這裡,你可能會有點好奇,日治中後期的皇民化運動,不是為了加速臺灣人同化成日本人,因而打壓與管制各種民間信仰的祭祀活動嗎?那基隆媽是如何撐過二戰的壓制,發展成今日香火鼎盛的樣貌呢?


即使在被視為是「陋習」的皇民化時期,媽祖廟與地方政治及經濟的互動照常緊密。媽祖廟因著基隆的發展而生,媽祖也庇蔭與保佑著基隆人。為了保有原有的祭祀習俗,媽祖廟不得不與統治當局妥協,像是遶境路線「被自願」繞經日本人居住的義重町,或是與基隆神社一同舉辦聯合祭典。但這些妥協的過程,正是基隆媽在這兩百年間與基隆人一同順應時代變化的最佳證明,亦是民間信仰與人們生活緊密鑲嵌的重要證據。就算戰後戒嚴時期打壓「鋪張浪費」的祭祀活動時,依然以如此彈性又堅韌的方式生存著。


 

之於我們的慶安宮


我們的父母與祖輩,許多人是「依海之人」——依賴海港生活,出海捕魚、遠洋商船、抑或是從海外帶回奢侈的舶來品販賣。但不論職業及出身貴賤,基隆媽都一視同仁地保佑著他們出海順利。


那今日已不出海的我們?基隆媽依舊會保佑我們嗎?



作為一位在市區長大的基隆人,我所成長的90年代,正好是基隆逐漸沒落之際,歷經長久的戒嚴時期,包含基隆人在內的臺灣人與海洋的關係也不如過往。以往崁仔頂內停滿擁擠的漁船,在河道加蓋後,除了此處的魚腥味,實在很難想像,凌晨時此處燈火通明,吆喝此起彼落的景況。


我和許多人一樣,從高中開始就順著父母的希望,乘著火車或搭著客運,到臺北尋求更好的教育資源與工作機會。媽祖廟在很長一段時間,對我來說就是經過時用手稍微拜一拜,頂多在廟埕旁邊吃個鍋貼或來上一盤咖哩炒麵。


不過這幾年在機緣下,重新爬梳了基隆與媽祖廟的歷史,我才明白,媽祖廟一直都是十分有彈性並堅韌的:因應著愛國獎券的興起,有了財神殿;為了服務各級考試的考生,有了文昌殿;為了消災解厄的信眾,而有了太歲殿;為了照顧自由戀愛市場中許多被戲稱單身狗的信徒,而有了月老殿。媽祖廟在這樣的發展之下,也從當初海邊簡陋搭建的小廟,成為了一座全方位守護每個基隆人的「基隆媽慶安宮」。


就算大多數基隆人,早已不再依海為生;但我想,媽祖仍舊會保佑每天往返這座城市的基隆通勤族,一路平安吧。


「媽祖娘娘,請保佑我們今天回基隆不要塞車好嗎!」


 


* 實體購買《海想知道》,可以至 >> 基隆星濱選品客廳、小獸書屋、見書店、金豆咖啡、圖們 | 咖啡公寓

台北田園城市生活風格書店

花蓮|雨樵懶人書店



 

文|何昱泓

圖|涂佳豪



何昱泓


基隆人,歷史系畢業,當了幾年歷史老師,出了兩本冷知識的書,偶爾帶帶導覽,現在是《故事:寫給所有人的歷史》的社群小編,也是無可救藥的碎念患者。



#海想知道 #Vol2 #慶安宮 #基隆媽






298 次查看

精選好文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