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作家相片星濱山 ZhengbinArt

移地短居|職旅短居|基遇-與自己相遇

專長換宿單位:星濱山

圖 / 文:徐偉峻



起初,我因為學術研究的原因,認識了星濱山,進而發現了正濱漁港這座靜謐的港灣。在去年,我參與了幾場由星濱山籌辦的藝術節、走讀體驗與系列講座,每次的經歷都讓我印象深刻,能有這樣一個團隊,將地方的人脈與資源串聯起來,並在正濱漁港掀起一股藝術與文化的旋風,實在是難能可貴。


這次我有幸參與專長換宿計畫,從研究的觀察者轉變為地方的參與者。透過結識不同的工作夥伴與地方居民,我建立起更深層的互動關係,也開啟了我首次的換宿體驗。在這為期五週的短居生活中,我累積了許多寶貴的經歷,這些際遇都將成為我未來旅途中的重要養分。


在換宿期間,三分之一的時間待在工作室工作、三分之一的時間好好體驗生活,最後三分之一的時間則投入訪談與研究,雖然無法完全放鬆,但在每天晚餐後,都會花些時間到旅宿附近的港邊散步,在這個時間,我會將煩惱拋諸腦後,靜下心來與自己對話,調適內心的想法與情緒,這也逐漸成為我在這裡生活的日常小習慣。


在工作室裡,我主要負責空間的活用計畫,還參與了街區故事採集工作坊。我們共同訪談了六位在正濱漁港附近的職人與店家,他們的故事每每都讓我大開眼界,從漁港的興盛時期到沒落後的轉型計畫,再到對未來的想像,這些訪談一再展現了地方居民對於正濱漁港的生活記憶與認同情感。其中,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天德宮採訪時,主委說的一段話:「我們可以敬神、拜神,但不能夠求神。」這也表示許多事情已經注定,而我們到廟裡不再是為了求取神蹟,而是尋求一份安心的慰藉,其他的事則順其自然發展,不必過於耿耿於懷,也點醒我過於執著的個性,或許盡我所能,不愧對自己就已經是最好的發展了。



在生活體驗方面,我花了好幾天盡量走遍基隆的海岸山邊,儘管還有一些景點未能探訪,但基隆壯麗的山海景色已讓我為之震撼,我喜歡騎著車,迎著海風四處探索。基隆是一個非常適合探險的地方,那些看似陰暗的步道、陡峭的階梯,若能鼓起勇氣,相信直覺向前行,最終你會發現,迎接你的將是令人難忘的美景。如果途中遇到草地或其他可以休息的地方,不妨坐下來享受片刻,因為無論在哪裡,都彷彿置身於一座度假的小島,只要你願意仔細探索,一定能在這裡找到屬於你的放鬆天地。


最後,在學術研究方面,我訪談了十五位來自基隆及其他地方的人士,透過不同的視角了解他們如何看待這座城市,以及基隆的獨特魅力,這些訪談也使我逐漸釐清人們為何來到這裡,並深深愛上這座城市的原因,而我也將成為愛上這座城市的其中一員。起初我因為星濱山而認識了正濱漁港,透過參與活動,抱持著好奇心觀察這裡的人事物,如今則透過短居的方式,親身體驗了這裡發生的種種,不論是自然景觀、飲食文化與民俗慶典,這些經驗都將成為我難以忘懷的回憶,而我也期待著下一次與基隆這座城市,又將產生何種連結。




本次活動為: Work Work Life!專長換宿試驗計畫




 

指導單位:國發會

主辦單位:星濱山共創工作室

工作站據點:星濱海港學校

地址: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393巷30號2樓

相關聯絡:02-24636930

12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ments


精選好文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