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地方創生|國外案例分享|日本福岡縣 房東、NPO、地方政府共同合作的老建築重生之道

文/蔡奕屏


福岡縣八女市的老屋活化之路


福岡縣八女市,以「八女茶」的茶產業,最為人所知;除了茶產業之外,八女更因為過往曾經是「城下町」的歷史,是個集結多種工藝職人的小鎮。過往雖然不是知名的觀光地,但因爲地方設計師白水高廣在2012年開始進駐當地、開設搜集九州工藝品的天線商店、並以改良當地傳統織品為現代風服飾「Monpe」一砲而紅,八女近年成為了工藝愛好者的人氣旅遊小鎮。

八女地區的地方設計師白水高廣(作者攝)


除了有著織品、燈籠等多種種傳統工藝的基底之外,八女中心街區的老建物聚落更是讓街區有著復古又迷人的風情。不過,老建物的保存與活用意識,並非自古即自然存在,許多老房子也是歷經了風霜破敗,而是1991年因為超大型颱風的入侵,造成許多町家建築嚴重的損害,在媒體記者的報導之下,催生了當地以町家保存為主題的讀書會,因而開啟了後續的老房子維護、活用之路。

八女地區的織品工藝「久留米絣」(攝:兒玉真太郎)


由讀書會為始,開啟多樣的老建物保存與活化團體


非正式的居民讀書會進行幾年之後,1994年,數十名的住民成立了「八女故鄉塾(八女ふるさと塾)」,開始進行在地的訪談調查,挖掘八女町景的過往,並透過復興傳統祭典,以傳承過往斷裂的傳統文化;隔年,地方住民與地方政府合作的「八女福島町保存會(八女福島町並み保存会)」成立,成為官民之間溝通合作的橋樑組織。

2000年開始,則有建築修復領域的專業者成立NPO組織「八女町設計研究會(八女町並みデザイン研究会)」、聚焦歷史建物再生的NPO組織「八女文化振興機構(八女文化振興機構)」、介紹町家空屋的NPO組織「八女町家再生應援團(八女町家再生応援団)」、扎根地方文化進行文化企劃的團體「八女福島白壁藝廊企劃室 (八女福島白壁ギャラリー企画室)」陸續出現。由於地方民間組織的行動多樣與活躍,因此也在實際的老屋改造、保存、活用上擔任重要角色。

(圖片參考自《福岡八女福島まちづくりの記録》,由作者翻譯重繪)

八女地區街景與老建築細節(攝:兒玉真太郎)



老屋活化的官民合作三模式


八女的老屋得以走向整修與活用之路,中央政府的建物整修補助是重要的後盾,其中以國土交通省的「街區環境整備事業(街なみ環境整備事業)」與文化廳的「傳統性建築物群保存地區制度(伝統的建造群保存地区制度)」為兩大關鍵項目,在建築物的整修經費上,提供超過50%的經費挹注。

在中央政府支持、以及在地多樣民間團體的基礎上,八女的老屋活用,分為以下主要三種之形式:


(1) 屋主主體:

由屋主自行整修、運營,並由政府提供部分整修經費的補助、由地方NPO團體提供專業建築整修建議與承租者的斡旋。

(圖片參考自《福岡八女福島まちづくりの記録》,由作者翻譯重繪)


(2) NPO團體為主體的長期租借形式: 房屋所有權為屋主,而NPO團體向屋主進程長期的租賃進行老屋的整修與運營。建物的整修經費來源為政府的補助之外,並以租借給他方的租金作為平衡。


(圖片參考自《福岡八女福島まちづくりの記録》,由作者翻譯重繪)


(3) NPO團體為主體的管理委託形式: 屋主將老屋贈與地方政府,所有權移轉給地方政府,而地方政府進行老屋的整修之後,再委由NPO團體進行老屋的運營、租借管理。



(圖片參考自《福岡八女福島まちづくりの記録》,由作者翻譯重繪)



在地NPO組織的緩衝關鍵


在八女,許多老屋再生的故事最初都是:老屋荒廢數十年、建物狀態日趨毀損,而由於屋主長年在外地無力處理、或是資金面上不允許,因此考慮將老屋拆除一途。爾後,聽聞消息的在地組織成員、在地政府職員,便大力呼籲希望能夠進行保存活用,因此與屋主協商討論,並提供由NPO組織介入與合作的方案。

比起由屋主一人承擔整修費用、技術、後續活用與管理,由在地NPO組織為主體承擔風險與責任,讓過去對於老屋整修活化卻步的屋主,也能稍微改觀。此外,在地NPO組織在尋找租賃對象時,也擔任了協議角色,除了依據屋主條件尋租之外,更站在地方發展的角度上進行把關。

由於有NPO地方團體的中介角色存在,因此屋主也更願意打破不願將房屋租給外地人的常態;而對於承租人的後續照顧,NPO地方團體也都是不遺餘力。例如當承租人實際入居之後,NPO組織更擔任協助外地承租人接地氣的橋樑,當承租人是經營店舖的場合,更有必定舉辦的「開幕活動」,邀請當地人一同來支持新開的店家。

八女地區街景(攝:兒玉真太郎)


地方團體、政府、屋主、承租者的老屋共創


因為1991年颱風造成的房屋損壞,因而開啟了八女的老屋保存運動,迄今行動已經走了超過30年,這一路上從一個小小的讀書會,隨著時間增長相關的地方調查、建築專業的團隊陸續誕生。多樣的地方公民團體,成為牽起政府、屋主、承租者等多樣行動者的橋樑,也成為推動老屋保存與活化的要角。

可見,地區型的老屋保存運動,不是單一地方行動者、不是單靠地方政府,也不是單一團體就能做到,而是不同專業、不同關心、不同領域的團隊同時並存,並且互相加乘的共創工作。

八女地區老建築細節(攝:兒玉真太郎)




參考資料

白水高廣,2014。《福岡八女福島まちづくりの記録》。うなぎの寝床,福岡。https://unagino-nedoko.net/product/149937646/


延伸參考

【福岡八女】工藝小鎮的地域文化之旅 with鰻魚的睡窩_白水高廣




 


文/蔡奕屏

台北出生長大,現居福岡。台日地方系文化研究者。《地方設計》作者,續篇《地方OO》醞釀中。近期的心願是開一間私人圖書室。



 

指導單位:國發會

主辦單位:星濱山共創工作室

.

工作站據點:星濱海港學校

地址: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393巷30號2樓

電子信箱:zhengbinart@gmail.com

相關聯絡:02-24636930



319 次查看0 則留言

精選好文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