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方創生|講座側記|一次搞懂專案管理
- 星濱山 ZhengbinArt
- 7月24日
- 讀畢需時 5 分鐘

2025年,星濱山以「地方青年培力工作站」為定位,除了延續日常的交流與對話,也開始探索更具實作導向的學習型活動。因此今年也推出了技術型的工作坊,希望聚焦於一項現代人無論在工作、創作、社群行動甚至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的關鍵能力——專案管理。
專案管理不僅是一項專業技能、經驗累積,同時也是協助青年掌握自己節奏與目標、幫助自己被看見、被支持的過程。而這場由林佳熹老師帶領的工作坊,就是一次從基礎出發,讓大家學會如何為自己的目標拆解步驟、分配時間與資源的實戰體驗。
講師簡介:林佳熹,《好學校:一次搞懂專案管理-從入門到業界實務》課程講師,具備外商背景與豐富的實務教學經驗。
專案管理是什麼?為什麼你需要它?
「沒有做好準備,就是準備好要失敗。」工作坊的一開始,講師引用了富蘭克林的名言、拋出這句提醒。
我們總是在生活中接到「臨時任務」:主管突然交辦一個推廣計畫、朋友找你合辦一場小型市集、或者自己腦中浮現一個靈光一閃的點子——卻時常不確定該從何開始、首先要做的該先做什麼、該找誰一起完成。
而專案管理,正是為了處理這類「有明確目標、有起始與結束、有特定產出」的任務而生。它的本質,是在有限資源中尋找最有效率的完成方法。專案管理的知識與工具,不只是職場必備,更是一種執行工作的更有系統的思維邏輯:幫助我們釐清目標、規劃路徑、預判風險、有效合作。
從零開始的專案管理基礎課
接著,講師以清晰的架構,引導大家認識專案的基本概念與語言:
專案的特性:獨特性、明確目標、有開始與結束點
三大限制(Project Constraints):範圍、時程、成本,三者環環相扣,一旦其中一項改變,其餘兩項也會受到牽動
範疇蔓延(Scope Creep):當專案內容不斷增加、修改,而沒有清楚紀錄與管理,就可能導致失控與資源枯竭
這些概念看似很像是摸不著邊際的理論,但實際卻處處與我們的行動經驗相關。因此講師也在當中插入了以五分鐘為單位的實作討論時間,以實際或虛構的專案帶入預先建立的架構中,幫助參與者從實作中熟悉專案管理常用的工具與心法。
拆解專案的第一步:WBS 與 AI 工具應用
進入操作環節,講師介紹了一項核心工具——WBS(工作分解結構,Work Breakdown Structure)。這是一種將整個專案拆解為可管理任務的方式,可以用圖像化的樹狀結構來呈現。除此之外,在傳統方法中,我們時常會使用紙筆或圖表軟體試著列出所有子任務。但這次,講師也示範了一個更聰明的方式——直接使用 ChatGPT 來輔助生成 WBS。
在AI與我們的生活深度結合的時代,利用對話型的AI,例如Chat GPT或Gemini,也可以很好地輔助關案管理工作的進行。透過指令輸入角色、行動、對象、主題與結構,AI 就能協助我們初步構圖,再由人來補足細節與修正盲點。搭配使用 Whimsical 這類線上免費工具,還可以將 WBS 可視化,成為專案啟動的第一張藍圖。
老師也提醒,畫圖不是目的,釐清才是重點:WBS 在畫的過程中,其實也同時是風險管理與檢查遺漏的過程。
專案不是一次衝刺,而是一場馬拉松
接著,工作坊進入專案的「時間管理」環節。講師一再地強調,並不是把時間表排得好看就好,重要的是排出時間表後,必須能夠應對變動,抓住關鍵任務與時間點。
專案的五大階段——啟動、規劃、執行、監控與控制、結束,構成了整體的生命週期。在這個週期裡,如何回顧、追蹤與調整,會大幅影響專案的節奏與穩定性。
講師也在這個時候分享了她的實務經驗:在每週的結束日製作週報,回顧進度、分析落點、即時修正。也就是透過每週五的週報,回顧盤點一週來的所有工作,哪些超前、哪些落後,下週的工作內容可以如何應應調整。這種以七天為一單位、節奏化的管理,讓專案不會因為突發狀況而偏離軌道。
有效管理時間與優先順序的工具
在時間與任務的安排上,老師介紹了幾種實用工具:
甘特圖(Gantt Chart):一目了然的時間軸排程
PERT 分析:以樂觀、悲觀與最可能時間估算,推測任務完成時間
優先順序矩陣(Eisenhower Matrix):將工作依「緊急度」與「重要度」分類
MoSCoW 方法:區分「Must have」「Should have」「Could have」「Won’t have」,幫助任務聚焦
這些工具雖多,但最重要的是依照自己的工作習慣選擇合適的方法,工具為人所用,而非被工具牽著走。
經費管理不是記帳,而是決策
最後一個段落進入了許多以專案管理的青年最陌生、卻又極度重要的部分——經費管理。
在大家以為的「記帳」之外,講師也點出:經費管理真正的重點是「判斷」與「彈性調度」。預備金、預算配置、突發開支的處理,都是專案能否健康進行的關鍵。
「經費是一面鏡子,反映出你對專案的掌握程度。」她提醒大家,不用把經費當成高壓工具,只要學會基本結構與控制,就能在有限資源中,做出合理配置,提升專案的成功率。
從概念到實作:掌握專案管理的核心思維
工作坊結束後,我們也安排了一對一的諮詢環節。讓參與者事先將目前手中的工作提出來與講師討論,以更加直接且專一的方式,讓講師提供建議與想法。從零開始理解,到實際動手操作,再搭配 AI 工具,讓大家開始能夠為自己的構想畫出具體可行的藍圖。
對星濱山而言,「培力」不只是提供資源,更是讓地方青年學會一種「看見問題、規劃行動、找出資源、實際執行」的方式。當我們學會如何用專案管理組織自己的想法與步驟,我們就更有可能,讓那些未竟的想像變成現實。
圖片來源:星濱山共創工作室
本次講座為—— Life Life Work!系 列 講 座
06/14(六)技術型工作坊:一次搞懂專案管理
指導單位:國發會
主辦單位:星濱山共創工作室
.
工作站據點:星濱海港學校
地址: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393巷30號2樓
相關聯絡:02-24636930
留言